7月9日,NCE澳联认为,2025年Permian盆地天然气市场持续波动及负价格现象,暴露出美国页岩能源基础设施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尽管2024年投入运营的Matterhorn Express管道短期缓解了输送压力,但近期天然气放空量激增至每日近5亿立方英尺,显示基础设施依然难以匹配产量增长,形成了“先解一层锁,再被另一层锁上”的复杂局面。
NCE澳联观测到,早在2024年,Waha枢纽天然气价格曾长期跌至负值,最低触及-7美元/mmbtu,成为业界警钟。NCE澳联表示,2025年这一问题依旧存在,Permian地区天然气价格频繁负值,意味着生产商需反向支付买方“倒贴”处理天然气,以专注更高收益的原油生产。
虽然Matterhorn Express管道提升了Permian向德州南部的输送能力,但East Daley Analytics分析师Maria Paz Urdaneta曾预警,这种缓解只是暂时的。随着产量增加,管道容量再次紧张,问题比预期提前一年显现。
NCE澳联表示,在产能过剩与输送受限的双重压力下,天然气放空成为Permian盆地新的环境挑战。2025年6月已是连续第三个月放空量攀升,日均放空量接近5亿立方英尺,相当于220万辆汽车的年碳排放量。
尽管美国联邦及部分州法律严格限制常规放空,但在管道瓶颈和生产压力下,运营商常以“安全应急”为由获批放空。此现象使美国2030年“终结常规放空”的全球承诺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400亿立方米天然气被放空,2022年产生5亿吨二氧化碳等效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若各国按计划在2030年前淘汰非应急放空,年减排量可达3.65亿吨。
新管道项目远期发力,短期难解燃眉之急
面对瓶颈,NCE澳联关注的缓解方案包括Palo Duro与Blackcomb两大管道项目:
• Palo Duro项目由Midstream II LLC发起,计划改造275英里管道连接Waha与Anadarko盆地,目标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
• Blackcomb项目预计2026年以后部分投产,具体时间未定。
NCE澳联强调,这些项目尚需时间建成,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负价与放空现状。此外,德州铁路委员会对放空许可的宽松监管,进一步加剧了环境负担。
NCE澳联总结:能源转型需解决基础设施与环境双重挑战,2025年Permian天然气价格负值与燃气放空问题,凸显产能扩张与基础设施配套不同步的结构性矛盾。NCE澳联认为,实现稳产与减排共赢,需:
1. 加速管道审批与升级改造进程;
2. 严格监管常规燃气放空行为;
3. 通过市场激励推动天然气处理及储存能力提升;
4. 加强价格与产能预期的协调与引导。
短期内,NCE澳联建议业界密切关注价格波动风险,布局产能时充分考虑输送瓶颈。当前排放与资源效率成为全球投资标准,Permian困境既是警示,更是转型契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