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遇见小面赴港冲击“中式面馆第一股” 第400店落地香港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廖紫雯
一碗小面能讲出怎样的故事?“中国小面,全球遇见”,这是遇见小面的品牌愿景。
4月15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递表港交所。然而,就在IPO后不久,公司便因公关总监被裁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与此同时,公司IPO前大额分红,同时产品价格下调。报告期内,遇见小面营收虽持续增长,但订单平均消费额、单店日均销售额双双下滑,流动负债高企,引发市场关注。
1
公关总监被裁,IPO前分红3400万
IPO递表不久,遇见小面公关总监被裁员走入大众视野。
4月18日,遇见小面的公关总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动态称,自己在孩子生病且不在公司的情况下,突然收到公司的裁员通知,且公司还将《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寄至其家庭住址,由其家人签收,而非直接联系本人。公司方面解释称,将裁员通知寄给家属是由于HR失误,误填了紧急联系人的电话。
据悉,该总监自2025年1月入职,目前仍处于试用期。公司表示会正常结算工资并按照法定标准给予离职赔偿。
冲刺上市本是好事、大事时,却迎来裁员中层,这多少为公司前景增添不确定性。
招股书披露,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2024年连续三年,公司重庆小面、豌杂面和酸辣粉线下销售量在所有中国连锁餐厅中排名第一。同时,招股书披露,中式面馆市场高度分散,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计,前五名参与者占市场份额的2.9%。
2022年-2024年(下称:报告期内),遇见小面实现营收分别为4.18亿、8.01亿、11.54亿,年内利润分别为-3597.3万、4591.4万、6070万。
利润正增长后,公司很快就巨额分红。2023年,遇见小面宣派及派付公司权益股东应占股息为1950万;2025年3月,公司宣派股息金额1470万。
股权结构上,据招股书及天眼查显示,淮安创韬作为持股平台由创始人宋奇和联合创始人苏旭翔于2016年4月成立。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淮安创韬持有遇见小面49.04%的股份。
宋奇和苏旭翔分别持有淮安创韬66.67%及33.33%的合伙权益。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宋奇凭借担任公司雇员激励平台淮安遇见好人的普通合伙人,有权行使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4%所附带的投票权。宋奇、苏旭翔、淮安创韬及淮安遇见好人将共同成为一组控股股东。宋奇、苏旭翔均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餐饮行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外出就餐意愿和消费能力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餐饮行业整体增长预期下降。另一方面,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新品牌不断涌现,市场份额争夺激烈,使得投资者对餐饮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产生担忧,从而对估值产生压力。例如,2024年餐饮行业整体净利润率有所下降,市场对餐饮企业的估值倍数也相应降低。
柏文喜进一步指出,近期上市的餐饮企业股价表现不佳,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对餐饮行业的信心。例如,部分餐饮企业在上市后股价破发,导致投资者对餐饮企业的投资回报预期降低,进而影响其对新上市餐饮企业的投资意愿。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持有类似观点。他指出,当前,餐饮行业上市确实面临不少挑战,这与整体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情绪以及行业自身特点紧密相关。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虽然餐饮是刚需,但在可支配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餐饮选项,高端或溢价餐饮或会受到一定压力。另外一方面,整个资本市场,特别是二级市场,当前风险偏好较低,估值中枢下移。投资者对高估值的成长股持谨慎态度,更青睐业绩稳健、现金流充裕、具备防御性的投资标的。
柏文喜指出,遇见小面作为中式面馆赛道的潜力选手,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公司可以通过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增强投资者对其品牌的信心。例如,通过与知名媒体合作、举办品牌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曝光度。
据悉,公司为拓展业务将采取的策略之一为“持续在品牌建设上进行投入,提高客户忠诚度”。各期,广告及推广开支分别为615万、504.4万、1333.9万。
2
未来发展的“三驾马车”,流动负债高企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遇见小面在中国内地22个城市拥有374家餐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六家餐厅,另有64家新餐厅正在筹备中。
从门店数量的增长情况来看,报告期各期末,遇见小面拥有门店数分别为170家、252家、360家。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门店数达380家。
在门店经营效率方面,报告期各期,公司门店整体翻台率分别为3.1次、3.8次和3.7次。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翻台率分别为3.2次、4.0次、3.8次;二线及以下城市翻台率分别为2.7次、3.2次、3.2次。
从经营模式来看,遇见小面的餐厅采用直营或特许经营模式经营。截至2022年及2023年1月1日,公司与一家独立第三方分别联合经营了12家及9家餐厅。于2022年及2023年,该等联合经营餐厅中分别有3家及9家关闭。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81家特许经营餐厅。
招股书介绍,公司未来发展的“三驾马车”是:下沉低线市场开店、探索海外市场开店、加大特许经营模式开店。
柏文喜指出,低线市场的餐饮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尤其是面馆市场,品牌众多。遇见小面需要在价格、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竞争,才能在低线市场取得成功。低线市场的品牌推广难度相对较大,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较低。遇见小面需要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在低线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才能为其产品定价提供支持。
同时,遇见小面指出,作为未来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公司拟继续扩大特许经营餐厅网络,并逐步提高特许经营餐厅的比例。
遇见小面计划分别于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开设约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家及170家至200家自营和特许经营新餐厅。
柏文喜指出,扩张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负债净额较大。通过上市融资,可以为扩张计划提供资金保障,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
从数据端来看,各期,公司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2.51亿、3.43亿、4.90亿;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1.49亿、1.87亿、2.42亿;流动资产总值分别为1.03亿、1.57亿、2.48亿;非流动资产总值分别为5.11亿、6.86亿、9.13亿;资产净值分别为2597.2万、5379.3万、1.18亿。
遇见小面表示,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同比增长29.7%,主要是由于(1)流动租赁负债增加5310万,主要由于就直营餐厅网络拓展,公司租赁的物业增加,(2)短期借款增加5000万,及(3)合约负债(主要包括自公司的特许经营商收取特许经营收入的预付款、储值会员账户及已发出的代金券的余额及顾客忠诚计划的合约负债)随着业务扩张增加2250万,部分被以下两项所抵销:(4)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即公司于结构性存款的投资)增加4520万及(5)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随着公司的业务扩张增加2560万。
宋清辉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过于激进的扩张计划。首先,新开门店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IPO募集的资金能否支撑如此规模的扩张至关重要;其次,每开一家新店都需要店长、店员等基层管理和操作人才。能否在短时间内招聘、培训和留住大量合格员工,直接影响扩张速度和质量;最后,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质量一致和物流配送效率,尤其是在向低线市场和海外市场拓展时,供应链的复杂性和挑战会显著增加。
在宋清辉看来,遇见小面的扩张计划是基于其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和盈利改善,但也面临市场、资金、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向低线市场拓展时,其现有的定价模式将面临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本地竞争压力,需要公司采取灵活且精细化的策略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3
订单平均消费额、单店日均销售额双双下滑
各期,遇见小面的订单平均消费额分别为36.1元、34.0元、32.0元。其中一线及新一线订单平均消费额分别为36.0元、34.1元、31.9元,二线及以下城市订单平均消费额分别为36.5元、33.7元、31.8元。
柏文喜认为,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遇见小面的面条定价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遇见小面作为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的中式面馆品牌,其品牌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较高的价格水平。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和认可,使其愿意为品牌支付一定的溢价。
“但同时也存在相应的挑战,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虽然遇见小面的面条价格相对较高,但消费者可能会选择价格更低的替代品。例如,一些经济实惠的面馆或快餐品牌,其价格可能在20元左右,对遇见小面的市场份额构成一定威胁。”
“而且,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遇见小面需要在保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价格策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否则,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流失。”
宋清辉认为,目前的价格定位决定了遇见小面并非面向大众市场提供廉价餐食,而是定位于中等消费水平的年轻白领、都市人群或购物中心消费者。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个价格估计很难持续保持竞争力。
订单平均消费额降低的同时,2024年遇见小面单店日均销售额也出现一定下滑。
报告期各期,单店日均销售额分别为1.18万、1.39万、1.24万。其中一线及新一线订单平均消费额分别为1.20万、1.42万、1.24万,二线及以下城市订单平均消费额分别为1.11万、1.27万、1.16万。
不过,同一时间,订单总数分别为1416万、2821.9万、4209.4万。其中一线及新一线订单总数分别为1133.8万、2341.1万、3444.6万,二线及以下城市订单总数分别为282.2万、480.8万、738.8万,均出现一定增长。
柏文喜认为,公司通过主动降低菜品价格,吸引更多顾客,增加整体销售额。这一策略通过提升客流量和订单量,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此外,公司还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增强投资者对其未来业绩的信心。
在食品安全方面,2024年11月,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开展餐饮业食品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的处置通报(2024年11月第2期),通报显示,遇见小面东城东直门分公司存在未保持食品经营场所环境整洁的问题。
2024年6月28日,北京消协公众号通报,当年6月10日至24日,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对海淀区32家餐饮门店进行了依法查处。其中,遇见小面赫然在列。(港湾财经出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