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根据《张江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浦东新区数据局近日与上海财经大学赵琳教授课题组共建数据要素价值评估团队,开展市场化价值评估实践探索。
团队前期走访了全国多家数据交易所、数据供需企业等市场主体,发现供需双方仍沿用传统商品价值管理逻辑,难以体现数据要素特性,即数据价值需要用数方创造,而非“即买即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需要供数方提供持续服务保障,而非“交付即终结”。
此外,释放数据要素价值面临着三重挑战:一是缺乏跨学科、复合性创新能力,难以洞见数据价值;二是缺乏先进算法和高效挖掘工具,难以提取数据价值;三是缺乏运营能力与配套措施,难以实现数据价值。同时,数据流通交易中供需双方的价值认知错位、信任缺失与权责模糊,进一步形成市场堵点。
要疏通这些难点堵点,保障公平交易是关键,而价值评估有助于提供客观、公允的价值基准,消除供需双方的认知偏差与信息壁垒,让数据价值从“难以捉摸”变为“有据可依”,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
根据调研结果,团队提出3C8T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评估方法,其中3C是价值管理框架,包括整合跨学科知识与跨市场信息、协调交易与合作、平衡现实与未来3个部分,8T是操作步骤,包括知识拼图、可信验证、适配评估等8个步骤。
团队向记者展示了3C8T方法论在“气象+健康”和“气象+交通”两个场景中的应用。
“气象+健康”场景中,2023年浦东气象局联合陆家嘴街道推出健康气象指数,该指数融合气象数据与街道人口数据,构建慢阻肺、哮喘、感冒等疾病的易感指数模型,生成风险预报及个性化防护建议,依托社区网格员与智能终端触达目标人群。
收到通知后,居民可以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减少因气象因素导致的疾病发作。基于该指数衍生的陆家嘴健康气象监测预警服务项目,入选世界卫生组织《COP29气候变化与健康特别报告》。
依据3C8T方法,团队测算出该指数每年能节约医疗支出和误工成本、增加医保基金利息共计约500多万元。随着陆家嘴街道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预计健康气象指数未来的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扩大。
陆家嘴城运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俞宙表示:“我们基层一线对指数效果感受比较直观,确实感受到社区工作压力减轻,居民对指数的使用效果反馈也较好,但是我们只是‘感觉有用’,具体值多少钱说不上来,赵教授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相对直观、可靠的测算。”
“气象+交通”场景中,冻雨导致轨道接触网覆冰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大风险,易引发延误、停运及安全事故。2024年上海地铁9号线、5号线受接触网覆冰影响,停运接近三小时,滞留客流上万人次。今年2月,上海浦东气象局正式推出“城市轻轨覆冰冻雨指数”。申通地铁运营方表示:“在获悉冻雨预警后,我们可以前12小时开展应急预案部署,有效降低冻雨影响”。
团队依托上述方法对冻雨指数进行效益估算,测算出冻雨指数每次成功预测可为申通地铁规避损失逾200万元。申通地铁目前除冰主要依赖人工,随着接触网加热等新技术应用,除冰效率提高将显著缩短冻雨影响时长。测算显示,若影响时长缩短57%,指数的潜在经济价值可再提升71%。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浦东新区数据局还将联手上海财经大学共建数据要素市场价值测评联合实验室,构建人机协作智能评估体系与动态市场信息库,打造开源专家知识生态,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贡献可复制的上海经验。
原标题:《一个指数就能让陆家嘴感冒人群减少?还真是!浦东数据应用产生价值》
栏目主编:茅冠隽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杜晨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