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市场仍然是一个多元化且充满竞争力的市场。
天线作为5g网络信号收发的核心载体,是支撑5g落地、实现广覆盖与高速率的关键基础设施,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着通信网络的质量与效率,堪称5g发展的“神经末梢”。
202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的天线集采市场呈现出丰富多样且极具影响力的态势。以中国移动为主要代表的运营商,在天线产品采购方面动作频繁,这些集采项目不仅反映了当下通信网络建设的实际需求,更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走向。
那么,在这一系列密集的集采动作背后,哪些细分市场正在成为运营商布局的重点?多元化的集采项目又折射出怎样的市场竞争格局?而这样的格局在2025年下半年又将迎来怎样的演变?
室分天线成最大采购市场
中国移动在2025年的天线集采展现出规模宏大、品类丰富的显著特征。从时间线来看,各项集采项目紧密衔接,贯穿上半年。
近年来,随着5g应用的持续深化,各类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高清视频、智慧家庭等业务的蓬勃发展,用户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在这一趋势下,室内场景作为用户停留时间最长、数据流量消耗最大的区域,其网络质量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运营商对室分网络的需求持续走高,这不仅是为了满足用户对更高网速、更稳定连接的要求,更是应对数字经济时代海量数据(维权)传输的必然选择。
AI识股
2025年1月15日,中国移动公布了2025年至2026年室分天线产品集采的评标结果,此次集采堪称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天线产品集采行动之一。采购产品覆盖室内全向吸顶天线、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室内定向窄波束天线等多种类型,规模约达1588.82万面。中信科移动、东洲罗顿、盛路通信、亨鑫科技、三维通信、国人通信、中邮科通信、中兴通讯等8家厂商成功中标。
通过大规模采购室分天线,中国移动旨在进一步优化室内通信环境,解决室内信号弱、覆盖不均等问题,提升用户在商场、写字楼、居民楼等室内场所的通信体验,这也使得室分天线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成为运营商天线集采的最大细分市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此次集采规模过于庞大,在盘点2025年上半年整体竞争份额和态势时,将其单独表述,不纳入总表统计。
从3G时代的TD-SCDMA标准创立,到4G时代的TD-LTE引领,再到5g国际标准的重要贡献,中信科移动积累了大量核心技术。其研发的面向室内多频段融合需求的A-DAS系统,凭借大带宽、高功率、低时延特性,融合多运营商和多频段资源,极大提升室内覆盖质量。在全球,中信科移动通过推出高效率、高性价比天线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在2024年中国三大运营商天线集采中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此次室分天线集采中标并位列第一,进一步巩固其在通信天线市场的领先地位。
罗顿通信在室分天线业务上有独特优势,多年来,完成了上海中心、海口美兰机场等诸多重大移动通信工程信号覆盖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其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也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口碑,此次中标中国移动室分天线集采,是对其综合实力的认可。
盛路通信在移动通信天线细分领域,尤其是室分天线方面,突出的天线射频设计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够提供高水平设计服务,并拥有76项专利,技术储备良好。在生产制造环节,天线行业大规模制造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自有的SMT贴片车间、带件注塑车间,实现了天线一体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与供应效率。凭借多年沉淀的紧贴客户协同开发能力,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生产的室分天线等2000多个品种产品,能较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亨鑫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接入系统专家,在室分天线产品上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适应能力。在MWC上海2025大会上,推出的新一代室分系统极具特色。该系统具有场景定制化特点,小型区域采用微分布系统“一拖四”,大型空间采用大功率光纤直放站支持三网共建,成本可下降30%。其功能融合性透明天线实现室分系统隐形覆盖,解决了视觉干扰问题;3/4室分专用漏缆适配特殊室内结构;极简部署方案安装耗时仅34秒,还将室分系统故障率降低50%。
三维通信在通信领域深耕多年,在室分天线业务方面,具备专业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专注于通信技术服务和无线通信设备制造,对通信网络环境与需求有深入理解,能够针对性地研发适应不同室内场景的天线产品;国人通信在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经验丰富,在室分天线产品上,拥有自身独特技术与产品体系,研发出多种类型室分天线,能够有效解决室内信号弱、覆盖不均等问题;中邮科通信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企业,在室分天线业务方面依托自身的技术研发与行业资源优势,通过与运营商等客户的长期合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在通信天线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中兴通讯作为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其室分天线产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特点,采用先进的天线技术,如多频段融合、智能波束赋形等,能够有效提升室内信号覆盖质量与通信容量。
多元化竞争充分
除了室分天线集采外,中国移动在2025年上半年还开展了多个其他类型的天线集采项目,展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态势。1月21日,中国移动发布2024年至2025年绿色多频段基站天线产品(第二批次)招标公告,预估采购规模约为27.24万面。
3月6日发布的中标结果中,华为、京信通信、中信科移动、中天宽带、中兴通讯、东洲罗顿、通宇通讯、江苏亨鑫八家企业成功中标。对比2024年第一批次集采,此次集采规模增加了15.56万面,报价也提高了4.4亿元。华为在两次集采中表现出色,累计中标总金额达2.37亿元,位居榜首;京信通信以2.26亿元的总中标金额紧随其后;中信科移动则以1.97亿元排名第三。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在绿色多频段基站天线领域,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等综合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绿色低碳发展成为通信行业的必然要求。绿色多频段基站天线能够在满足通信需求的同时,降低能耗,符合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中国移动于3月3日启动2025年城区及农村基站天线产品(补采),采购规模约为3.87万面,并于4月2日公布中标候选人,上海东洲罗顿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第一名,拿下23.91%的最大份额。与2023年的集采相比,此次采购规模虽小,但在供应商格局上有所变化,当时获得第一名的华为此次并未参与投标。城区及农村基站天线对于保障城乡通信网络的覆盖至关重要。虽然此次是补采项目,规模相对较小,但它反映了运营商根据网络实际运行情况,对城乡通信网络进行精细化优化的举措。通过补采合适的天线产品,能够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站的信号覆盖质量,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5月19日,中国移动再度发布2025年至2026年高铁天线产品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采购规模47622根,预计项目需求满足至2026年7月。6月,该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信科移动、亨鑫科技、京信通信、中兴通讯、广东通宇、中天宽带6家企业中标。
AI识股
高铁场景对通信网络的要求极高,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需要天线具备高性能、高稳定性,以保障信号的持续稳定传输。中国移动此次高铁天线集采,旨在提升高铁沿线的通信网络质量,为高铁乘客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智能高铁的发展,实现通信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融合。
高铁作为国家交通大动脉与亿万民众出行的首选,其网络覆盖质量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高铁覆盖场景下,高速移动、复杂地形与频繁切换等挑战,对天线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严苛要求。高性能高铁天线能够确保列车疾驰时信号稳定传输,有效填补沿线5g网络的覆盖盲区,显著提升网络质量,为乘客带来无缝、高速的网络体验。
5月28日,中国移动启动2025年至2026年TDD天线产品集中采购,采购数量为195471面,最高投标限价为6.206亿元。6月25日,中标候选人公示,中信科移动、京信通信、华为、亨鑫科技、中天宽带、上海东洲罗顿、中兴通讯、广东通宇等八厂商中标。TDD天线是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设备之一,此次大规模集采TDD天线,表明中国移动致力于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增强信号发射和接收能力,保障网络稳定运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数据流量需求。随着5g网络的进一步发展,TDD技术在提升网络容量和频谱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集采优质的TDD天线,能够更好地推动5g网络的优化与升级。
此外,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小型化天线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也备受关注。小型化天线凭借体积小、安装便捷、适应场景广泛等特点,在通信网络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基站选址和安装空间日益受限,小型化天线能够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良好的信号覆盖,满足城市密集区域、复杂地形等场景的通信需求。该项目的集采,体现了运营商对灵活部署通信网络的追求,也推动着天线企业在小型化、高性能方面不断创新。从参与企业来看,众多具备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的厂商纷纷加入竞争,进一步丰富了小型化天线市场的供给,也促进了市场的充分竞争。
AI识股
从份额可见,天线市场仍然是一个多元化且充满竞争力的市场。在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的多场集采中,既有华为、中兴通讯等综合实力雄厚的行业巨头持续发力,也有京信通信、中信科移动等专注于通信天线领域的专业厂商崭露头角,更有东洲罗顿、亨鑫科技等企业在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同企业凭借各自的技术特色和市场策略,在不同品类的天线集采中各有斩获。
5G-A引入:
头部市场份额持续稳固
宏观来看,上半年的天线集采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企业参与投标,但头部企业优势逐渐凸显。
AI识股
在绿色多频段基站天线领域,华为、京信通信、中信科移动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等综合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其他品类的集采项目中,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
头部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具有领先优势,能够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在产品质量方面,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成本控制上,凭借规模效应和优化的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集采投标中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
展望2025年下半年,天线市场格局将继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5g-A网络的推进,通感一体化、3CC载波聚合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对天线的智能化、绿色化、场景化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在室分天线市场,随着室内场景数字化应用的不断拓展,如智能办公、智能家居等对网络质量要求的提升,室分天线的需求可能会继续保持高位,且对产品的性能和功能多样性提出更高要求。
绿色多频段基站天线方面,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深入以及网络覆盖优化的持续需求,该领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头部企业有望凭借技术优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对于高铁天线、城区及农村基站天线等细分市场,也将随着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及网络优化的需求而保持一定的采购规模。
同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不仅要在产品技术上创新,还需要在成本控制、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共同推动天线市场朝着更高质量、更具创新性的方向发展,预计头部企业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集中度可能会提高,而一些技术实力较弱、成本控制能力不足的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