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行长速览
又一家位于广东的中小银行按下IPO暂停键。
日前,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因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顺德农商行)及保荐人撤回IPO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主板上市的审核。这是今年继广州银行之后,又一家主动撤回A股IPO上市申请的银行,两家机构撤回原因一致,均为战略规划调整,且皆无转战H股计划。
回顾顺德农商行的IPO闯关历程,从2017年该行启动上市筹备计划,到2019年首次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再到此番“撤单”已历时8年时间。
事实上,A股银行板块已沉寂了三年多时间,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登陆资本市场后,再无新成员加入。截至目前,还有5家银行正在排队候场等候佳音…
顺德农商行终止八年A股IPO长跑
据《行长速览》了解,顺德农商行的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顺德农村信用合作社,2009年底改制为农商行,是广东省3家首批成功改制的农商行之一。
回股顺德农商行的IPO长跑之路,其上市梦始于2017年,至今已有8年时间。
将时间拨回至2017年7月,顺德农商行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A股上市相关议案并完成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开启IPO征程。
2019年,该行向证监会报送招股书,拟由中金公司保荐,发行不超过16.94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计划登陆深交所。同年5月,广东银保监局批复同意其上市申请,6月获证监会受理,顺利进入A股上市候场队伍。
2023年,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顺德农商行于当年3月“换道”深交所注册制审核,上市申请重新获受理。然而,此后其审核状态屡因“财务资料过期”陷入中止”和“已受理”循环,始终未迈入实质性审核阶段。
进入2025年,局势进一步明朗。3月末,与顺德农商行同处广东板块的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因财务资料过期被深交所中止审核,但两家银行在6月30日截止日前压哨补交材料,恢复审核进程。而顺德农商行却未并无动作,市场对其“退意”的猜测逐渐坐实。
7月4日,深交所披露终止对顺德农商行IPO审核的决定,这场历时8年的上市长跑暂时落下帷幕。
对于突然撤回IPO申请的原因,顺德农商行表示,系该行战略规划调整,未来将根据市场环境择机重启。同时,该行暂无H股上市的计划。
经营业绩方面,近三年,顺德农商行净利润保持负增长,营收增速放缓明显。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资产总额4719.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0%;实现营业收入83.77亿元,同比增加1.40%;实现税后净利润31.77亿元,同比下降7.89%;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0.68%和8.35%。
资产质量方面,近三年顺德农商行不良率逐年递增,拨备覆盖率逐年下滑。2024年,该行不良率为1.61%,较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4.78%,较上年末下滑26.97个百分点。
A股银行IPO步入“空窗期”,还有5家在路上
事实上,顺德农商行的上市“停摆”举动并非孤例,早在今年年初广州银行也因同样原因撤回IPO申请。
若将时间轴拉长,近年来在银行冲刺上市的浪潮下,撤回IPO的事件时有发生。
2024年,3家中小银行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分别为亳州药都农商银行、江苏海安农商银行、安徽马鞍山农商银行,且3家银行资产规模均不到千亿。
再往前看,2023年3月,A股排队银行集体切换至注册制审核通道,重庆三峡银行却在11家在审银行中“掉队”。随后消息显示,该行因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工作,已对上市计划作出调整。
更早的2022年2月,厦门农商行也曾出于股权优化考量,主动撤回IPO申请。当时该行回应称,计划利用调整期全面梳理并优化股权结构,为后续稳健发展及再次冲击上市筑牢根基。
然而,就是在这场银行上市的大考下,A股IPO却已进入“空窗期”,已沉寂了三年之久,至今再未迎来新的成员。
面对A股市场的高门槛与不确定性,部分银行将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场,宜宾银行便是如此,在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该行成功于2025年1月13日登陆港股市场,打破了A+H两地多年来未有银行上市的“魔咒”。
事实上,赴港上市的内地中小银行普遍面临低估值、低成交困境,多家银行股价跌至1港元/股以下,甚至出现零成交。近两年,就有两家内地银行——锦州银行和九台农商行因此选择退市。
2025年7月,九台农商行拟H股退市。
2024年4月,赴港上市8年锦州银行正式正式从H股退市。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退出或撤回申请,截至目前,A股IPO门外候场的银行“后备军”队伍已缩减至5家。其中,上交所主板3家,分别为湖州银行、湖北银行、江苏昆山农商银行,湖州银行审核状态为“已问询”,另外两家均为“已受理”;深交所主板2家,分别为广东南海农商银行、东莞银行,审核状态均为“已受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