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7月4日晚间,齐鲁银行发布公告称,“齐鲁转债”已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将行使提前赎回权。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3日至2025年7月4日期间,已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齐鲁转债’当期转股价格(自2025年6月2日起转股价格由5.14元/股调整为5.00元/股)的130%(含130%)。根据《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 A 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已触发‘齐鲁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公告显示。
齐鲁银行已于7月4日召开董事会,决定行使“齐鲁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对赎回登记日登记在册的“齐鲁转债”按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全部赎回。
根据公告,投资者所持的“齐鲁转债”除在规定时限内通过二级市场继续交易或按5.00元/股的转股价格进行转股外,仅能选择以100元/张的票面价格加当期应计利息被强制赎回。相关投资者如果持有至被强制赎回,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投资者可以结合对银行的股价预期进行操作,若认为股价未来上涨,可及时转股进而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反之,可以抓紧时间在二级市场以合适价格卖出获利。”有业内人士建议。
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含权债券,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在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将持有债券转换成公司股票。近期,随着A股银行板块持续走强,已有多只银行转债触发强赎。
就在7月1日,杭州银行发行的杭银转债迎来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赎回安排,“杭银转债”7月7日已正式摘牌退出资本市场。此前该行股票在4月29日至5月26日期间连续15个交易日收盘价突破14.76元/股,达到转股价格11.35元/股的130%阈值,触发强制赎回条款。
南京银行发行的“南银转债”也步入退市倒计时。此前,因5月13日至6月9日期间连续15个交易日收盘价持续高于8.22元/股转股价的130%(即10.69元/股),“南银转债”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南银转债将于7月18日起摘牌,成为今年第四只完成强赎的银行系可转债。
此前,苏州银行、成都银行发行的可转债也均已在年内触发强制赎回。除了上述几只银行转债之外,当前,常熟银行、重庆银行等银行转债的正股价格也逐渐接近赎回线。
多只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是由于银行股价持续走强。根据银行可转债条款,当正股价格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天达到转股价130%以上,即触发强制赎回条件。2024年以来,银行板块在二级市场表现强劲。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申万一级银行行业指数涨幅超过17.77%,在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
此外,转股价格下调使得银行转债更容易触发强赎条款。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伴随银行分红方案落地,多家银行决定下调可转债的转股价格,也进一步增强了银行转债触发强赎的预期。
事实上,凭借其与股价联动的独特属性,可转债可作为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外源性渠道,近年来正逐渐演变为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选项。
“提前赎回可转债,一方面能加速银行一级资本补充,增强资本实力,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另一方面会向市场传递银行财务状况良好、经营稳定的积极信号。这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买入银行股票,形成良性循环。”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当股价持续走高时,可转债的股性价值增强,银行通过强赎推动转股,既能补充资本金,又能摆脱利息负担。
此前,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杭州银行董事会秘书王晓莉表示,一旦发行的可转债转股完成,将提升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接近0.8个百分点。伴随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提升,再融资的迫切性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持有银行转债时,需要密切关注正股股价走势和强赎条款触发情况,及时做出转股或卖出决策,避免被动接受强赎带来的损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