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玉华
7月3日,A股市场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创今年以来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涨逾1%。A股总市值创历史新高,已连续4个交易日站上100万亿元。整个A股市场超3200只股票上涨,逾60只股票涨停,PCB、创新药、固态电池、消费电子等板块表现活跃。市场成交缩量,成交额为1.33万亿元。
资金面上,资金情绪回暖,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入超60亿元,大盘股受到资金明显青睐。
分析人士认为,在权益类公募基金扩容、中长期资金入市与政策工具护航下,A股资金面或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国内外降息空间打开将助推A股估值抬升。
消费电子板块表现抢眼
7月3日,A股市场高开高走,三大指数全线上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北证50指数分别上涨0.18%、1.17%、1.90%、0.24%、0.21%,上证指数报收3461.15点,创今年以来收盘新高,盘中最高报3463.62点,创今年以来新高,创业板指报收2164.09点。
权重股与小微盘股携手上涨,大盘股集中的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0.07%、0.62%,小微盘股集中的中证1000指数、中证2000指数、万得微盘股指数分别上涨0.53%、0.71%、0.62%。
当日A股成交额为1.33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716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为5002.12亿元,深市成交额为8095.45亿元。整个A股市场上涨股票数为3271只,66只股票涨停,1866只股票下跌,7只股票跌停。
从盘面上看,PCB、创新药、固态电池、消费电子等板块表现活跃。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69%、1.38%、1.35%,通信行业涨逾1%;煤炭、交通运输、钢铁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16%、0.28%、0.13%。
领涨的电子板块中,逸豪新材20%涨停,久之洋涨逾15%,蓝思科技涨逾11%,盈方微、方正科技、博敏电子、工业富联等多只股票涨停,其中多只为消费电子概念股。
中信证券科技产业联席首席分析师徐涛表示,持续看好电子板块未来一个季度的超额收益潜力。6月市场呈现两大积极信号:一是在出口效应驱动下,市场对电子行业中报增长预期增强;二是海外算力产业链表现强劲,带动板块情绪全面回暖。下半年,电子行业成长格局逐渐清晰,行业景气周期有望延续至三季度,预计消费电子领域将迎来重要时间窗口。
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入超60亿元
资金面上,资金情绪回暖明显,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入超60亿元,大盘股受到资金青睐,电子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亿元。
具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7月3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4.75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的净流出金额大幅减少,资金情绪有所回暖。其中,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入66.99亿元,资金明显青睐大盘权重股。沪深两市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股票数为2106只,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的股票数为3029只。
行业板块方面,7月3日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0个行业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电子、通信、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为53.56亿元、14.86亿元、3.34亿元。在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的21个行业中,机械设备、传媒、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分别为22.14亿元、13.09亿元、11.90亿元,基础化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也超11亿元。
电子板块显著受到资金青睐,电子板块中,立讯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超7亿元,东山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主力资金均净流入超4亿元。
市场有望震荡向上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A股总市值为100.5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已连续4个交易日总市值站上100万亿元。
对于A股市场,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表示,在权益类公募基金扩容、中长期资金入市与政策工具护航下,A股资金面或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且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来讲仍处于偏低位置。从股息率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总体来看,A股市场有望震荡向上。
“尽管美联储内部分歧仍较大,但随着地缘风险降温和油价回落,市场已开启降息交易;国内方面,受益于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年初至今A股指数中枢逐渐抬升。”华西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展望后市,汇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明显减弱,国内政策“稳增长”也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国内外降息空间打开将有利于推动A股估值的抬升。
中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表示,对7月A股市场持相对积极的观点。二季度以来,高盈利风格跑输大盘。进入7月,A股进入中报业绩窗口期,盈利因子贡献度有望逐步提升。
对于市场配置,杨超表示,把握三大主线配置机会:第一,安全边际较高的资产,低估值、高股息特性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在外部不确定性与低利率环境下兼具安全边际与收益确定性。第二,科技仍将是中长期配置主线,短期来看,在市场主线快速轮动环境下,建议关注估值较低的细分板块。第三,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费板块,新消费潜力在消费行为重构与技术深度赋能下将持续释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