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严翠
7月2日,是民航局“充电宝新规”实施后的第五日,国内充电宝风波仍在持续发酵。
证券时报记者实地探访此次充电宝风波的主要涉事公司之一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罗马仕”)位于深圳的办公区域,以及“全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记者发现,罗马仕仍在正常办公中,但工商信息显示,罗马仕已更换法定代表人。在华强北,无3C认证充电宝的销售行为仍然存在,已有企业领到罚单。
多位专家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充电宝风波折射的是行业乱象,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都可能被追责,建议监管部门完善机制,实现行业全链条质量管理和追溯。
罗马仕正常办公中
7月2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打石一路深圳国际创新谷七栋B座的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现场看到,办公区域内正常运营,但工作人员较少,部分区域没有开灯。“有的员工休假了。”面对记者“为什么感觉里面人有点少”的疑问,前述熟悉罗马仕的人员含糊地回答记者。
工商信息显示,罗马仕成立于2012年3月13日,注册资本600万元人民币,2024年共有474名员工参保。
值得一提的是,7月2日,企查查APP显示,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社杏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等,由雷杏容接任。今年4月,该公司曾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经理,由雷桂斌变更为雷社杏。同日,雷桂斌卸任该公司执行董事,雷社杏开始担任该公司董事。
同日,证券时报记者还实地探访了“全国电子第一街”深圳华强北街道。记者现场看到,该商圈不少商家仍在售无3C认证充电宝,并同时在售有3C认证的充电宝。从价格来看,有3C认证充电宝价格相对更高。
有商家会向消费者推荐无3C认证充电宝:“充电宝就是一个救急产品,偶尔用一下,能用就行,也不会一直用。”“如果不带上飞机,买个无3C的就可以。”
与以往不同的是,证券时报记者发现,有商家会主动推荐购买带有3C认证产品:“要买就买个好点的吧,有3C认证的能带上飞机,质量也更好,但稍微贵一点点。”
华强北对违规销售开罚单
据悉,日前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向华强北市场下发通知,不带3C认证的充电宝严禁在华强北市场销售。
“目前华强北已有违规售卖无3C认证充电宝的商家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罚款的案例。当前不少商家正积极清理库存,将无3C认证的充电宝下架,确保所售产品均符合规定。”有华强北商家透露。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记者表示,随着民航局禁令的下发,此前市场流通中的无3C认证充电宝如何处理的问题值得关注,到底这部分商品由谁买单,需多方商讨解决。
“无3C认证产品不代表一定有质量问题,且目前仅不能带上飞机,铁路、汽车、船等其他公共运输区域均可正常携带使用。一方面商家有库存需要清理,另一方面,部分用户仍有这方面产品需求(价格更低,基本不坐飞机),这个现象值得关注。”梁振鹏说。
7月1日,本报曾刊载《充电宝风波后续:二手交易平台充电宝论斤卖 3C认证产品销量大增》一文,7月2日,在《人民日报》报道中,民航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最新回应了被拦下的充电宝如何处理,以及缘何没有设置“禁令”缓冲期等问题,并明确民航业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态度。
民航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充电宝采取撤销或暂停3C认证等监管措施,而充电宝召回工作需要一定时间过程,在此期间,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一旦进入航空运输环节,将对航空器、旅客及客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出于对航空安全风险管控的紧迫性,经综合评估执行可行性及运输风险的严重性,最大限度降低航空运输中的充电宝带来的安全隐患,中国民航局发布了此通知。
民航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机场将对超过暂存期限的充电宝和旅客自弃的充电宝一同作合理处置,充电宝在暂存、转移、回收等环节,将做好相应记录,确保其流向可追溯,防止被私自处理后回流市场。
多管齐下规范行业发展
回溯此次充电宝风波发展历程,罗马仕等公司作为此次风波的主角,在全球拟召回的充电宝数量超百万个。民航局“充电宝禁令”更加剧了此次风波的发酵,并将充电宝行业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过,面对问题,罗马仕等公司均将源头指向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简称“安普瑞斯”),而安普瑞斯则进一步将责任推向外包生产工厂,称生产公司私自更换了电池阴极与阳极间隔膜的原材料,导致电池正负极隔膜存在失效风险。
对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依据《民法典》,充电宝因设计、制造缺陷(如电芯劣质、电路保护缺失)引发事故,生产商与销售商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若因过度充电、高温暴露等使用不当导致事故,使用者自行担责;但生产商需证明产品无缺陷,否则可能担责。
“生产者有保证产品质量的义务,若因生产环节问题导致质量缺陷,需承担责任;销售者若未尽到检查验收等义务,销售不合格产品,也应担责;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不合格部件,同样是责任主体。各方责任需依法界定。”数字经济学者罗富国也对记者表示。
多位受访专家告诉记者,此次充电宝风波暴露了充电宝行业三大问题:行业陷入低价竞争、供应链管理失控、监管执行不力。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建议,在充电宝行业追责路径方面,应强化全链条溯源,要求厂商公开电芯来源及质检报告,监管部门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电芯厂及整机厂实施联合惩戒。在减少风险方面,需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例如强制要求充电宝配备温度监控与过充保护功能,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产品召回保险机制,分担损失。此外,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普及充电宝使用规范,也是安全管理重要一环。
“建议实行3C认证熔断机制,对电芯厂飞行检查+交叉抽检,违规即暂停关联整机厂认证,并建立电池身份编码,扫码查询生产信息,实现全链条质量追溯。”王鹏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